Per-Anders Pettersson/Getty Images
25 Aug 2025, 12:00 am
正如我们今年早些时候所预判,南非碳监管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如今这一趋势已得到印证。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DFFE)已于2025年8月1日,依据2024年第22号法案《气候变化法》,发布了《国家温室气体碳预算与减排规划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及其配套文件《技术指南(草案)》。现已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
该条例草案的核心目标,是为年申报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或超过3万吨的企业构建一套完善的碳预算和减排规划制度。这一制度对采矿、钢铁、水泥以及化石燃料发电等高排放、难减排行业具有深远影响,而这些行业正是建工领域价值链和全生命周期中的关键环节。值得注意的是,条例草案的发布也恰逢国际法院就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义务发布咨询意见之际。
由于建工业涵盖上述诸多温室气体高排放行业,其也因此成为南非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条例草案的制定、后续定稿及实施,对于推动建工业的脱碳进程至关重要。
条例草案致力于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碳预算管理框架,明确限定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要求相关企业履行以下核心义务:
对于未能遵守该条例的企业,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包括最高可达1000万兰特的罚款或者10年的监禁。
该条例草案的出台,将对建工业的价值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尤其会对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开发商与承包商有重大影响。
条例草案中“明确列入监管清单的活动种类”包括:水泥制造、钢铁及铁合金生产、煤炭开采、砖块制造、采矿(涵盖开采与加工环节),以及化石燃料发电等。上述行业贯穿建工价值链的多个关键环节,从为建工提供基础原材料与加工材料,到电力需求,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如此,这些领域已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成为推动建筑行业降低隐含碳和运营碳排放的关键突破口。
该条例草案的出台,也引发了一系列亟需关注和评估的关键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标,迫切需要推动行为方式和体系架构进行深层次的变革,积极引导承包商采用更具协作性的合同模式。此类模式不仅有助于分担责任,更能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各方切实履行可持续发展承诺,并更精准地应对更为广泛的气候风险,例如可预见的气候相关天气事件以及以及供应链中断等潜在危机。
开发商和承包商应考虑修订或更新现有的采购政策与标准,以确保高排放结构性材料的供应商满足碳预算合规要求。
建工行业及其价值链各参与方必须积极行动,深入评估《条例草案》在正式定稿和实施后,可能给自身在风险、成本、机遇以及气候治理等多个方面带来的影响。
那些能够充分证明自身合规性、已实施稳健减排程序,并且在国际碳减排行动中拥有良好记录的组织,将在南非以“脱碳为基石”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中抢占先机,为自己赢得极为有利的竞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