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aw分析

非洲建设项目中承包商不可忽视的关键风险与应对路径

Per-Anders Pettersson/Getty Images


尽管南非投资环境正逐步改善,但承包商、开发商和投资者仍须充分认识并审慎应对持续影响该国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交付的一系列风险。

当前,南非的投资环境正逐步呈现向好态势,但相关项目依然面临诸多独特挑战,尤其是“工程黑帮”(construction mafia)带来的风险、社区持续的动荡局势,以及受全球和国内多种因素影响而不断加剧的成本压力,均可能严重影响项目顺利推进。

上述风险大多源于非法的外部干预。尽管合同中可设置相应风险分配机制和应对条款,但这些因素仍极易引发项目严重延误、成本超支,甚至工程被迫全面停工。不过,通过采取有效的风险缓释措施,承包商仍可显著提升项目顺利实施的可能性。

工程黑帮

“工程黑帮”常以所谓“商业论坛”的名义运作,自2015年以来已逐步演变为高度组织化的犯罪集团。这些团伙利用南非旨在促进社会经济赋权的合法政策(特别是要求项目采购中本地成分占比不低于30%的规定),为其非法介入项目的要求寻找“合理”借口。他们的作案手段多样,包括强行侵占施工现场、实施恐吓与勒索、蓄意破坏设备,甚至对工人和承包商的人身安全发出威胁。

能源和矿业领域的项目尤为容易成为这些犯罪团伙的攻击目标。在这些项目中,强行安排不具备资质的人员上岗、索要保护费等恶劣行径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不仅直接导致项目进度延误、成本大幅攀升,还常常引发投资者撤资,给项目带来致命打击。

为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南非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开展专项打击行动、设立专门执法机构、开通勒索举报热线、提供证人保护机制,以及通过向法院申请禁令的方式限制犯罪者活动。然而,执法力度在不同地区和项目中仍存在不均衡现象,整体治理效果有限。工程黑帮的持续威胁,正在严重削弱国内外投资者对南非基础设施建设前景的信心。

社区动荡和施工中断

除了有组织犯罪外,当地社区的动荡也构成了另一重要风险。一些看似微小的变动(例如更换安保承包商)都可能引发抗议和恐吓行为,其目的在于迫使项目方撤销相关决策,进而导致施工中断。在私营部门主导的项目中,当地社区常常提出就业权益等诉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公共责任与私人合同义务之间的界限。

尽管此类风险难以完全避免,但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能够帮助避免项目出现中断和延误的情况。例如,任命具备公信力的社区联络官(Community Liaison Officer, CLO),有助于合理引导社区预期,增强当地对项目的认同与支持。此外,项目方应及早介入并保持透明沟通,这对于顺利推进项目同样至关重要。倘若局势需要,还可依法寻求救济,例如针对暴力或干扰行为向法院申请禁令,以此制止相关人员的非法行径。

由外国投资支持的项目(例如,中国是主要参与方之一)往往面临民间社会更严格的审视。因此,提高项目透明度、主动开展媒体沟通,并积极展示项目为当地带来的切实利益(如创造就业岗位、提升劳动力技能、通过资助教育或医疗改善社区发展条件),对于建立并维系良好的社区关系至关重要。良好的社区关系不仅有助于化解潜在矛盾,也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交付提供有力保障。

合同救济与法律考量

受施工现场中断影响的承包商,可依据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主张救济,通常包括申请工期顺延、调整竣工日期,甚至在遭遇长期停工的情况下,依法解除合同。

然而,此类索赔可能因事件“可预见性”而遭到质疑,特别是在承包商未事先开展充分风险评估的情况下,这种质疑的可能性会更大。此外,承包商还需仔细审查合同中的除外条款,例如,若工期中断是由承包商自身员工的行为所导致的,通常被明确排除在不可抗力适用范围之外。

成本压力与供应链波动

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南非的项目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近期,项目成本大幅上涨,这一现象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乌克兰和加沙地区持续不断的冲突、居高不下的利率、新冠疫情后经济复苏步伐迟缓,以及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除此之外,工资水平上涨、行业工会化程度提升带来的用工成本增加,还有公用事业费率的攀升,也在持续对项目成本产生影响。

在南非本地,限电情况频发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加重了项目推进的压力。为了保障项目顺利进行,项目方不得不寻求替代供应方案,比如采用柴油发电机来应对电力短缺,使用储水罐来解决用水难题,而这些举措无疑都推高了项目的整体成本。至于这些额外增加的成本能否得到补偿,核心取决于合同结构。在固定价格合同模式下,风险被完全转嫁给了承包商一方。

不过,也有一些合同工具能够为项目方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例如价格调整条款、特定的风险分摊机制,以及合同中的“法律变更”条款。其中,“法律变更”条款在海外对光伏组件加征附加费这种情况下,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适用性。但通常情况下,除非事先谈妥“价格调整条款”,单靠“法律变更条款”未必能覆盖此类附加费。这是因为多数合同的“法律变更”是以项目执行地的法律为准,而海外加征的附加费并不在此范畴之内。

改革与韧性

南非政府正在全面审查现有采购法规,并考虑将“工程黑帮”的非法活动纳入刑事犯罪范畴,以强化法律震慑。同时,政府已组建多学科联合专案组,深入施工现场一线,全方位应对潜在风险,为项目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私营部门也在积极调整策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企业普遍加强了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机制,包括对分包商及本地合作方的背景审查,以及开展系统性风险审计。通过实施集中化采购、强化现场安保等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前识别和规避潜在威胁,还能为项目过程中可能需要的法律救济和私人安保服务预留预算,确保企业在法律层面始终保持充分准备和快速应对能力。

此外,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模式正日益受到重视,其中,与社区共享利益的模式,作为一种巧妙协调项目目标与当地利益的有效方式,正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南非的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但要实现这一前景,就必须成功应对法律、社会和经济风险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虽然合同机制可在风险分配方面提供一定保障,但项目的最终成功,更取决于各方的积极主动参与、健全完善的法律框架,以及在实地工作中遭遇挫折后快速恢复并持续推进的强大韧性。

随着市场对这些现实挑战的认知不断加深,各利益相关方必须保持高度警觉,持续提升适应能力,并坚定致力于包容性、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We are working towards submitting your application.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 An unknown error occurred, please input and try again.